【财新网】(记者 王永)12月18日9时,以“启动全面改革”为主题的第四届财新峰会在北京JW万豪酒店正式揭幕。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在开幕辞中表示,启动全面改革,需要社会各界在诸多问题上形成共识。共识包含多个层面,有些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而财新峰会旨在成为各界讨论问题、分享智识的开放平台。
第四届财新峰会为期两天,围绕着全面改革的总目标,将就多个重大议题展开讨论,包括金融变革、国家治理、经济前景展望、城乡发展与土地改革、资源与环境、反腐与法治、国资改革与民营经济等。此次峰会力邀了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成员在内的诸多海内外资深财经人士出席,共议改革前程、政经变革、产业机遇及投资感悟,备受各界瞩目。
以下为财新传媒总编辑胡舒立开幕致辞全文:
女士们、先生们、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参加第四届财新峰会。
今年的会议正值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之际,会议确定的宏观政策基调,对于下一年的经济相当重要。
本届峰会以启动全面改革为主题,正契和着不久前结束的三中全会决定,既是我们的呼声,也是社会的希冀。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5周年。35年可以使我们产生许多感慨,包括对中国改革模式的思考。中国选择的是渐进和迂回的改革模式,改革从经济突破“摸石头过河”,其进程必然地较为漫长,而且呈先易后难的特点。不过,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不付代价的社会转型。中国在过往35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尤其是中共十四大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实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经济成就。但其他相关领域改革被动滞后,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日渐显露,经济问题日益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问题相缠绕,惟全面推进改革方能求得解决。
启动全面改革,需要痛下决心,也需要社会各界在诸多问题上形成共识。这并不容易。如识者不久前所指出,现在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但具体到专项的改革任务,存在多层次的共识凝聚过程,这包括高水平的哲学层面的共识,具体行业的共识,以及方法上的共识。现在第一个层次的共识已经形成,但到第二层、第三层,则有些已经有共识,改革的任务非常明确;有些还需要进一步探索。这就需要继续研究探索,需要开放的平台和讨论问题的机会。
我们这次峰会,围绕全面改革的总目标,关注面广泛,包括从金融变革、国家治理、经济前景展望、城乡发展与土地改革,到资源与环境、反腐与法治、国资改革与民营经济等多个方面。对于以上这些问题,大家都在各自的领域有很多探索,丰富的经验,但在一些问题上也有分歧,有不同的关注点。我们希望借助财新峰会这个平台,能够充分交流,分享智识,激发争辩,启迪思想。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观点碰撞,更需要学术思考。在这些年组织各种会议的经验基础上,我们日益感觉到,财新峰会做为财新传媒的一个重要平台,应当有比较显著的学术内涵,应当成为经济学思想与中国改革得以互动的思想平台。所以我们特别约请孙冶方基金会担任峰会的首席学术支持机构,并且每年都聘请一批国内外重要的经济学家参加峰会。
格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我们请到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佩尔·克鲁塞尔(Per Krusell)一行五人。他们都是世界顶尖级的宏观经济学家,其中还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主席和两位委员。其研究兴趣分布于科技创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可持续性增长、经济政策以及政治经济学。这几位经济学家相互合作,直接影响了过去20多年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而且他们的学术研究具有强烈的政策导向,对经济政策制定有直接影响和指导性。
有这批学者与会,与我们请到的其他重要的国内外经济学家一起交流,我们特地举办学术专场,会后还会在海南三亚的清水湾举办一个小型的学术性内部研讨会。
国内外重要学者的演讲,大家都会在议程中看到。我觉得非常荣幸的是,我本月10号,刚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上,听到Krusell教授为经济学奖得主发表的演讲,今天又能请他到财新峰会做开幕演讲。而我们的闭幕主旨演讲,将由美国MIT的达龙·阿西墨格鲁(Daron Acemoglu)教授进行,他正是最近获得广泛赞誉的“为什么国家会失败”一书的作者。
今年的财新峰会是第四届,我们借此机会,与财新的新朋老友相聚在一起。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各位朋友们对财新的长久的坚定不移的支持,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你们的帮助。我也要感谢峰会所有合作伙伴给予的大力支持,也特别感谢合办机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鼎力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