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瞻之开放篇

2013年11月11日 11:44 来源于 财新网
如何以开放促改革?服务业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新规则的制定是两大关键

  【财新网】(记者 于海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任后的首次考察中即表示,“现在看,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和动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开放促改革如何体现,值得关注。

  回顾中国1978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从最初设立经济特区,到新世纪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放已成为改革的主要动力之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市场化、法治化进程。但是,自入世之后,中国对外开放步伐明显放缓,出现了犹疑。党的十八大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隆国强认为,未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将从以往以实体经济为主扩展到金融开放、规则制定与全球治理;贸易和投资从制造业为主转变为制造与服务并重;跨境投资从“引进来”为主转变为“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

  学界普遍认为,下一步中国开放的两大任务是服务业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新规则的制定。

  不同于其他改革领域尚在等待总体方案,今年以来开放领域已有不少动作。市场最关注的当属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谈及上海自贸区时,无论是中央还是上海政府,以及官方智囊机构的研究者都一直强调,上海自贸区重在制度创新和经验“可复制、可推广”,上海自贸区的一些举措很可能成为下一步开放的重点。

  在服务业开放上,上海自贸区选择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以及社会服务等六大领域,实施23条开放措施。在外资管理体制上,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试点。尽管负面清单的长度和开放度未如预期,但非禁即可入的管理模式,是对以往强势政府投资管理制度的重大改变。

  一位参与三中会全文件准备工作的政府智囊机构人士对财新记者称,负面清单虽是针对外商而言,私营民营企业也适用。他说,三中全会在此方面还会有新的内容,体现以开放促改革的思路。

  隆国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称,不需要把第二个、第三个自贸园区的批复和上海自贸区试验的程度和试验的进展联系起来,设立新的自由贸易园区本着“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原则,不需要设定时间表。

  公开信息显示,天津筹备的东疆自贸区和广东筹备粤港澳自贸区,近期与中央层面互动颇多,商务部等部门已经进行了实地调研。

  在参与新规则制定上,今年以来,中国在双边、区域一体化上明显加速,先后与瑞士、冰岛签署自贸协定,宣布参加服务贸易协定(TISA)谈判,与东盟讨论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中美双边投资协定步入实质性谈判,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也即将启动。对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的态度也从对立转向包容。这些都显示,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提高区域、双边的开放程度,追赶高标准的国际新规则。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发布的《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报告认为,中国应以积极心态研究TPP、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ISA等国际经济新规则,对照这些更高的标准,找出差距,逐一改进。对有条件予以清理的,尽快消除限制、扩大开放;有条件提高标准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点;条件暂时不满足的,考虑如何通过配套的改革措施,逐步提高予以满足,按此可以制定出中国在若干重点领域扩大开放的时间表、路线图。

    附: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瞻之国企篇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瞻之土改篇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瞻之财税篇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瞻之经改篇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瞻之金改篇

责任编辑:朱长征 | 版面编辑:石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