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专题 > 权威访谈 > 正文

专访蒋定之:中国商业银行并非高枕无忧

2008年02月01日 15:57 来源于 财新网
从紧货币政策下,次贷阴云来袭时,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接受《财经》专访,剖析国内银行业2008年面临的严峻考验

  (郭琼 历志钢)美欧银行业身处次贷危机凄风苦雨之际,中国的商业银行也并非高枕无忧。近日,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在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美国次贷危机尚未见底,其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影响不可低估。

  蒋定之表示,美国次贷危机是一场新的危机,它突出的负面性在于因金融产品透明度不足、信息不对称,而将其风险隐患转嫁到广大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投资渠道和资本渠道从美国波及到了全球。

  他表示,随着2007年年报的陆续公布,许多金融机构的财务损失远超市场预期,表明危机的影响还在扩大,“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的风险增加了。”

  蒋定之说,当前银行业最大的风险是信用风险。在从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银行以往快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信贷风险将加快暴露,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也使“两高一剩”行业的不良信贷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也会导致贷款违约风险上升。再加上一些国际国内经济、非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信用风险的压力是加大了。因此,银行业重中之重的工作是防控信贷风险。

  目前,中国已有14家银行在境内外资本市场发行上市。这些银行上市后,其资产回报、利润增长、资产质量等标志性财务指标均已得到显著改观。至2007年第三季度末,中国资本充足率达标的银行,已从2002年底的八家增加到100家,其中四家大型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平均达到13.11%,较高的资本充足水平使得上市银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按2007年底市值计算,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都已跻身于全球最大市值银行前三位。即便如此,蒋定之表示,如今看银行上市也不能过于乐观。上市银行市值受市场气氛及经济周期影响甚大,美国次贷危机就是一个深刻的现实案例,众多国际大银行的股价受次贷损失、美国经济前景预期不佳等内外部因素拖累,市值大幅缩水。

  他表示,中资银行在上市后还未经历经济周期的考验。随着2008年货币紧缩政策及信贷规模控制的严格到位,投资、出口乃至整个GDP增长将逐步降温,银行将面临利润增长、不良资产规模和不良资产率“双降”反弹等诸多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必然对银行市值波动产生影响。

  ——此文原载于财经网

版面编辑:运维组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